雖然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但失能老人也希望能夠投身到豐富的社會活動中,滿足自己的社交和價值感需求。普親養老機構會經常組織老人們在院子里做活動,邀請一些熱心的志愿者來到現場,陪伴爺爺奶奶們展開活動,幾乎每個機構都會定期組織這類型的大活動,其中之一就是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但我們今天需要講的并不是如何去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而是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如何用好戶外輪椅,保證老人在戶外活動時的安全。

一、戶外輪椅
1、使用戶外輪椅的注意事項
1)外出時的準備:照顧者背雙肩包好騰出雙手,穿方便行動的服裝、不易滑倒的鞋子。背包里放水壺、帽子、手套、排泄照護工具、替換衣物、毛巾等。
2)外出前的確認:檢查輪椅輪胎的氣壓是否正常。檢查剎車的靈敏度是否適中,檢查椅面是否鋪有結實的坐墊。檢查輔助輪與車輪移動是否順暢。
3)外出的服裝:注意防曬與防寒。坐輪椅的人會比推輪椅的人更容易覺得冷。
4)行走時的注意事項:時時詢問坐輪椅的人“這樣的速度可以嗎?”;上下輪椅及離開輪椅時,一定要剎車;注意別讓手、衣服、毛毯等卷入車輪里。雙肘不能放到扶手外側;注意坐輪椅的人,其雙腳是否確實在踏板上。

2、利用輪椅跨過臺階
附手扶圈(用手轉動輪子的握把)的自走式輪椅,由于驅動輪(后輪)很大,能克服凹凸不平的道路、坡道及高低落差,長時間乘坐也比較不會疲倦,因此即使是無法自行走路的患者,一般也會使用這種輪椅。自走式輪椅的缺點是大而笨重,但只要經過折疊,就能放進一般車輛的行李中箱中,因此在戶外幾乎都是使用這種類型的輪椅。

輪椅是讓不能行走的患者能放心外出的方法。雖然還不習慣時,不論是推輪椅的人,還是坐輪椅的人,都會覺得膽戰心驚,但最好還是學會翹桿和剎車的操作方法,盡量增加外出的機會。外出遇到高低落差時,請向上圖一樣操作,就能輕松跨過約二十公分左右的高低落差。
3、理想的輪椅(可拆式)介紹
1、握把的高度可調整:可配合推輪椅的照護者身高,調整成無負擔的高度。
2、驅動輪:后輪,分為充氣輪胎和無充氣輪胎。
3、手扶圈:自行移動輪椅時,可以用手握住這里來轉動驅動輪。
4、車軸的位置可以改變:對于切換成自走模式或照護模式,以及調整椅墊高度,是不可或缺的功能。
5、翹桿:控制前輪升降的橫桿。只要踩這里,滑輪就會抬起。
6、椅背:維持姿勢用的靠墊。

7、踏板:坐輪椅的人會因為被踏板擋住而無法站起來。所以使用時建議像圖中這樣把踏板收起。
8、坐墊:椅面,折疊款可以將這里打開或折起來。
9、踏板可收起來:移乘時腳很容易絆到踏板,多以能拆卸的款式會比較安全。
10、扶手可拆卸:將扶手(肘護架)收起,移乘時照護會更順暢。
11、滑輪:前輪。可以360度旋轉。
12、煞車:一般都是通過把手,直接壓住驅動輪。

4、坐輪椅更要常外出
若想要理想的輪椅,則建議選擇部分可拆卸的拆卸式輪椅。
附椅背角度調整功能的輪椅,適合讓無法維持坐姿、以及背部無法彎曲的人使用;仰躺式則適合臥床者,及身體會突然不舒服的人使用。
由于輪椅的種類有許多,建議要適時運用,讓長者有外出認識朋友的機會。在普親養老的照護里,永遠都是“擇日不如撞日”,不要想著等哪一天身體好轉,而將想做的事情往后延,善用輪椅,讓老年人好好享受生活吧!

太原市普親老軍營街道老年養護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新建南路15號,是“普親養老”落地山西省的首家長期照護機構,主要面向失能、失智及高齡弱自理老人提供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
養護中心臨近山西醫科大學,與山西醫科大第一醫院僅500米距離,樓上是老軍營街道新南三社區衛生服務站,就醫方便;大型商場、超市皆在方圓500米內,生活配套設施健全;雖落于中心地帶,卻不少生活氣息,緊鄰迎澤公園,生態環境良好。

機構建筑面積2000余平米,總設計床位82張,二層為失智區、三四層分別為自理區和失能區,有單/雙人間可供選擇,能夠很好地滿足老軍營一帶及全市范圍內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內部按照功能分區設有老年活動室、起居室、配餐室、盥洗室、衛生間等,配備一鍵呼叫系統、24小時監控設備、門禁電梯安全系統、全自動護理床、智能座便器、康復訓練、老年娛樂等適老化基礎設施,全方位提升老人的在院生活質量。
養護中心還組建了一支由執業醫師、執業護士、營養師、康復師、社工、廚師等組成的專業化多學科照護團隊,通過對入住老人進行全面詳細的評估,制定個性化照護方案,再交由照護團隊嚴格按照3:1左右的人護配比對其進行24小時持續照護,確保每個環節有序銜接,讓長者在機構享受到安全、舒適、愉悅、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文章來源:互聯網